Gabriel的《Why the World Does Not Exist》出版於2013年,重點在於介紹哲學傳統議題:何謂世界?何謂存在?但不同於我們常問的問題:「這個世界究竟是甚麼樣子?」Gabriel認為「這個世界」已有存在意義上的預設立場,我們得重心分析以上問題的核心概念:世界的存在問題。

本書英文書名為"The Soul of Care: The Moral Education of a Husband and a Doctor",可以說是作者凱博文醫師/教授的主題式回憶錄,前半段在回顧作者在醫師專業的養成與生涯中,逐步對於「照護」的接觸、體會、學習與省思。後半段則是以一個丈夫的身分,述說親自照顧與陪伴患有早發性失智症的妻子12年,所經歷刻苦銘心的煎熬、意義與希望。

若瑟赫忍斯基神父(Joseph Wresinski,1917-1988)1957年於法國諾瓦集跟一些志同道合者共同創立了這個協助赤貧家庭的運動。第四世界運動不是一個宗教或政治組織,它歡迎每一個人。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與 Concil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ology、比利時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法國天主教大學、及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財團法人恩惠文教基金會,於2021年5月31日~6月2日,以線上研討會的方式,共同舉辦第十一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為「亞洲神學與神學在亞洲」。

【義工記者Umav台南報導】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ACTT)長期致力於本土神學研究以及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11月21日上午在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門市舉行「What is New About Reading Bible With New Eyes」全英文新書發表會。